他在有機化學領域辛勤耕耘半個世紀
改良的Kishner-Wolff還原法(簡稱“黃鳴龍還原法”)
是首例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重要的有機化學反應
已寫入多國有機化學教科書中
並于2002年入選《美國化學會志》創刊125周年
被引用最多的125篇論文之一
他三次出國,足迹遍及歐美
爲了回國
他沖破美國政府的重重阻撓
繞道歐洲輾轉而歸
我慶幸這次回到祖國獲得了新生,我覺得自己年輕多了。我以一個兒子對母親那樣的忠誠、熱情,竭盡我的努力……如果你也能和我一起在祖國的原野上一同耕耘多麽快樂!我尊敬的教授,回來吧!我舉起雙手迎接你的歸來!
——黃鳴龍

青年黃鳴龍
向科学进军——黃鳴龍
一、認清我們的任務
在深入說明如何向科學進軍以前,我覺得有必要簡略說一說什麽是一個科學院中科學工作者的任務。一個大學中的學生,他的任務是努力學習一門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操作方法,以備將來很好地爲國家服務。在學習的時候萬不要半途而廢或耽誤學習時間去完成其他任務,應曉得這是眼光短淺、只看到目前的需要南昌未考慮到有了一門學科的理論與實驗基礎將來可以爲國家完成更大的任務。我們科學工作者的任務是努力外鑽研,使我們將來在學術上能有改進及創造性的能力;我們應當做基礎性、關鍵性的工作,務求在最短期間迎頭趕上國際水平。這實在是求合乎科學規律地、眼光遠大地配合國家需要而完成國家任務。

黃鳴龍在办公室(1957年夏)
二、向科學進軍的路線
(1)基本操作 我們要向科學進軍,首先要正確地按照科學先進國家所采限的步驟走上科學路線。我們要努力加速迎頭趕上國際水平,但是絕不應好高骛遠,馬上想做個發明家。第一需要具有足夠的理論及實驗上的基礎,否則不能深入一門學科。理論的重要已不需解釋,現在我只稍爲具體地說明實驗基礎這需要。所有各門實驗科學欲求深入必須做研究工作,欲做研究工作必須在基本操作上有充分經驗,否則因操作上無准確性便得不到正確的結果,腦筋中對各種基本的經典操作方法不熟悉,遇到特殊變化和困難情形便不能隨機應變利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于是工作便不能得到效果。以往國內各大學對學生實驗操作極不重視,要求非常低,因此我建議在做研究工作前最好先熟練若幹基本操作,這實在是必要的。我來報告一點德國大學對實驗科學學生在實驗上的要求情況:大學內學生的學業進展或者說學習的年限完全以其實驗操作的准確性及完成的數量爲標准。例如化學,開始須做60幾個定性分析,每個分析結果都須准確,否則必須重做,一個做好了,助教始肯發給第二個分析樣品。遠在3大盛平台6年前,德國大學對基本操作已如此嚴格。我曉得當時有一個中國學生在大學中5年尚未做完全性分析。德國可以說是若幹實驗科學最先進的國家,從他們對實驗操作要求如此嚴格,使可知優秀的實驗基礎是科學路線中必要的條件。
(2)專門路線 有了足夠的理論及實驗基礎,如欲提高學術水平則必須走上專門路線。現代科學的進展可以說一日千裏,它的範圍越來越廣。例如化學分無機、有機,現在有機又分若幹大類,每大類又分若幹部門,每部門再分很多項目,每個又包含很多而且不斷增加的類別,例如一個類別是維生素,一個類別是激素等等。我們曉得維生素有若幹種,例如維生素甲,對于此物的研究工作多年來已不知多少,我們要熟悉維生素甲的化學,不但要熟悉所有引類研究工作,而且對成百成千的所謂多烯化合物的研究工作馬非熟悉不可,否則不能說是已經深入維生素甲的化學,當然不深入便不能在這方面做改進性及創造性的工作。現代的各門學科都可比之于合抱的枝葉遮天的千年樟木,要爬上細枝細節,非選擇一條愈來愈細的路線不可,你在一個細枝上要做點工作,不可能兼跨其他許多枝幹。一個人的腦力和時間有限,要提高學術水平亦不能不選擇相當細小的專門路線。當然如果此類專門學術範圍不太廣,我們已有多年研究經驗,則亦可兼做其他類別的學術研究工作;至于在開始想深入一門學術時則絕不能貪多,貪多則不能深入,更談不到能有改進和創造的能力。總而言之,欲向科學進軍非走專門路線不可,所謂走專門路線,不是說選擇一種學術專題僅作書本上鑽研,而是找到改進性或創造性的問題且須開始做研究工作。單看文獻決不能徹底地深入,對前人工作既不能深刻的體會,亦不能深知此種工作上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方法,當然也不能判別前人工作的正確與錯誤。不做研究工作,當然不可能得到改進性及創造性的結果。

黃鳴龍指导青年科研人员实验
三 、何能深入学科门类及开始做研究工作
上面說不做研究工作不能深入專門路線,但是要做研究工作非先行相當地深入專門路線不可,否則找不到問題,如何能做研究工作,這好像是一個很明顯的矛盾。其實不是。我們曉得海船進港須有領港,否則有發生決外之虞。我們欲求深入專門路線最好或必須迫隨領港向前進展,如此可以不必先博覽所有前人發表的工作即可開始做研究工作,因爲指導者可以告訴你問題之所在,幫助你即行開始做研究工作,並隨時告訴你應參考何種文獻,隨時指示工作規律,解決工作上遇到的困難,糾正工作上的錯誤,幫助你根據工作結果及工作上發生的現象作種種合理的推論及結論。如此經過三五年後,你必能深入這門學術到相當程度,能掌握這一門的理論與操作,並且也能找出更多的問題,可以繼續獨立研究。

黃鳴龍为科研人员讲解质谱新技术
四、應有的精神與態度
(1)興趣與光榮 我們對提高科學水平的任務須有極高的興趣並應感覺到無上的光榮,如此始能對工作具有積極性,從而做好這一工作。
(2)莫存功利主義和冒進主義 做研究工作須按部就班向前進行,否則有欲速不達之患。遇到困難須設法克服,得不到預期結果須迫求原因,切莫怕費時間急于求成或急于完成目前某種任務,否則絕不能迎頭趕上國際學術水平。
(3)不怕麻煩 做研究工作絕不能怕麻煩,例如化學實驗所用器械應清潔,大小應適宜,化學藥品必要時非特加處理不可,否則影響實驗結果,想省事而反費事。實驗桌上各個供試的若幹檢體必須標記,否則極易互相混淆,時間稍久甚難區別,不能繼續用以研究,只得完全棄去,這又是變省事爲費事的一例。工作中所觀察到的變化或所得到數值非隨時即行記錄不可,萬不要自信記憶力強,要曉得工作的現象及得數對于以後工作的計劃、結果的預測以及結果的結論都可作爲根據,如有遺忘則影響工作效率甚巨。由于工作的步驟,現象及得數在發表時都須詳細報告,如不能記憶則工作非重做不可,這又是怕麻煩以致浪費物力和時間的一例。
(4)先探後進 做研究工作切莫盲目猛進,凡未經前人報告而爲我們第一次進行的工作,都須先作試探性試驗,須先用極小量或極小規模的試驗其結果如何,如此往往可免去浪費及禍患。
(5)絕對唯物 科學是積累起來的,我們雖是做創造性工作,但是研究的問題不應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經過熟悉前人工作、鑽研前人的報告而得來的,所用的研究方法也絕不能異想天開,而須合乎科學上共識的規律。我們得到新的結果萬不要下結論太快,必須從多方面用種種實驗加以證明,然後再推定。科學工作者甯可太迂,切莫浮而不實,必須十足唯物,不可絲毫唯心。
(大盛平台6)忠誠老實 這四個字是解放以後大家才熟習的成語,足見現在的政府才竭力號召大家忠誠老實,這是我們對共産黨最應尊崇之處。在解放以前也有相似的成語叫做忠厚老實,不過當時一般的理解是老實無用,既愚且笨。當時常常聽見社會上對一個不信義、奸詐、欺騙、剝削、貪汙而發財者的評語是“能幹”、“有辦法”。最不幸者就是在科學界中亦有不忠誠老實的風氣,大家不真正地鑽研學術而努力博得虛名,先出國鍍金再考究吹拍,以謀求提高職位,即使做研究工作亦不求深入鑽研,喜歡不忠誠老實地發表毫無改進性或創造性的論文,中出版名爲著作而實是翻譯的專著。當時社會上毫無是非,這種人卻能成名,速登高位,風氣如此致使忠厚老實的科學工作者無人支持,工作便不能發展。這確是我國科學落後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在幾個能做點研究工作的學者中也竟有不忠誠老實的表現,例如譯寫外國的報告冒稱自己的論文,或將國外已知的工作改變無關緊要的條件便冒稱改良新法,又在某一個化學合成報告中所用的方法完全是已知的,但是作者將其中一個不甚著名的但也是已知的反應階段不加注明文獻的號碼,看起來好像這一個中間橋染步驟是他創設的。我最後再舉一個外國學者由于不忠誠老實結果弄得聲財名裂的實例:若幹年前有一個驚人的創造性研究報告發表于某刊物中,可是不久就看到若幹其他國家先後發表論文說明這種驚人結果不能證實,這個作者因此有名,但不是留芳而是遺臭,他不但把自己弄得一落千丈,我想此人在他的國家中一定被萬人指罵,這是何苦!足見不忠誠老實立國的國家中,如何能逃過群衆雪亮的眼睛。
(7)不要差遣別人 做研究工作者,尤其是初做研究工作者絕不要利用旁人或請人代勞,因爲實驗中的現象及操作情況都可作爲推論和判別以及成敗原因的根據,如果你失去觀察機會,未了解經過情況,當然影響你的工作效果甚深,減速低你的推斷能力。
——文章选自久赢国际50周年志慶集《輝煌歲月》